微信扫码

  • 暂无联系客服
  • 暂无热线电话
< >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文化探巡活动之九

分享到:
点击次数:455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8日16:24:50 打印此页 关闭

仲夏时节,中石油添加剂资深专家赵崇智先生应邀到访海润,向我们讲授其从事新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自主技术的中试开发及工业化生产长达40余年的历程和感悟。本期,赵先生将和我们分享其对添加剂技术引进及合资合作的思考和对添加剂行业现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对技术引进和合资合作的思考

80年代,为能使润滑油添加剂水平跟上国际水平,原中石化总公司在润滑油工作会议上决定参照美国标准制订我国的润滑油标准,改变国内“一机一油”的用油局面,这是润滑油技术的一大进步。同时,决定引进磺酸盐、无灰分散剂、硫化烷基酚钙等国外添加剂公司的单剂合成技术。之后又决定与国外公司合资,冀获取发展资金、复合剂技术及单剂技术。

90年代初,我国一些添加剂厂开始与国外添加剂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兰炼”与路博润(Lubrizol)公司合资成立“兰州-路博润”,锦州石化与润英联(Infineum)合资成立“锦联”。作为对外合资和技术引进的亲历者,赵先生认为,通过中外合资形式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快速提升国内添加剂的技术水平,初衷很好,但反观其结果,却没有达成中方以市场换取技术之所愿,而外方则假合资之口劝阻或限制中方对添加剂技术的研发和独立生产。赵先生动情地说:有没有我们自己的添加剂技术是不一样的,如果放弃了,我们会更多地受制于国外添加剂公司,合资之路并不适合添加剂这个行业,通过合资也难以获取最先进的技术。近十多年来,尽管我们凭着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研发出性能上与国外不相上下的复合剂产品,但是产品等级还是比较滞后,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若要从根本上提高国内添加剂的技术,一定要重视国内添加剂的基础研究,一定要掌握添加剂的核心技术。

添加剂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在我国,润滑油添加剂开发生产和质量提升的初始动力源自于军需,当然有些现已成为军民共需物资。早些年,国内润滑油添加剂厂的发展主要依附于炼油厂,炼油厂的各项基础设施较完备,只要稍作改进,便可支持添加剂的生产和运营。自80年代开始,由于一些炼油厂业态调整,其所属的添加剂厂逐渐走下坡路甚至被迫停产,仅剩下“兰炼”、“锦炼”和“上炼”等几家为数不多的添加剂厂坚持了下来,继续致力于国产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赵先生指出,添加剂厂从炼油厂剥离是一种生存规律,并不是坏事,因为添加剂属于精细化工,在大型炼化企业中会逐步被边缘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及发动机技术的更新换代,油品的规格等级也不断提高,所须通过台架测试也越来越多,台架测试不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成本也是巨大的,动辄成百上千万美金,复合剂配方的开发成本也随之提高,一般的民营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国外添加剂公司通过不断的整合、兼并、重组而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走向独立,乙基收购阿莫科成立了雅富顿,美孚添加剂事业部与壳牌添加剂事业部合并成立了润英联,这种发展轨迹国内企业是可以借鉴的,这也是促使国产添加剂进行行业整合从而提升竞争力的推动力之一。

目前,国内添加剂行业的现状是“国退民进”。国有添加剂厂由于各种原因近十多年来发展缓慢,而一些大型民营添加剂公司在单剂研发和生产方面日益精进,这种情况对我国添加剂事业的发展是大好事,赵先生谈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产单剂走向世界是有希望的,但要卖出好价格是很困难的。而对国企而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依靠强大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在复合添加剂技术和台架方面多做一些开发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努力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国内目前还缺少像国外四大添加剂公司这样的添加剂企业,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相信国产添加剂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国产添加剂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缺乏自有标准,现行发动机油标准是80年代等效采用美国API标准制订的,而汽车又是“万国牌”,统一“装车油”标准困难重重。国内专家们担忧,如果我国油品和发动机台架测试的标准一直参照国外,这将严重制约国内添加剂和润滑油行业的发展,同时对国产汽车及发动机行业也将产生较大影响。前段时间,国内一些行业组织和企业合作成立了“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目前以柴油机油标准和相关台架测试的国产化研究为主,将来逐步覆盖至汽油机油标准的国产化。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电动汽车因其对环境的友好而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消费者的欢迎。在欧洲,随着新型电池的研究和储能技术的日益进步,有几个国家已经计划在2025年前淘汰燃油汽车,国内也人认为电动汽车会在不久的将来全面替代燃油汽车,这将对我国内燃机油市场造成很大冲击,国内的润滑油产量可能会随之大幅度减少45%。对此,赵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对燃油的需求不会有大幅度下降,全面淘汰内燃机的进程不会太快,即使新型电池和高效储能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但受制于国内的发总电量,难以满足全面使用电动汽车的需求,仅以上海和北京的燃油车全面被替代计算,需要的总电量大约相当于多半个三峡的发电量。当前,为实现能源清洁化的目标,赵先生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法是用天然气来代替传统的汽柴油。

对于现在社会关注较多的燃油清净剂,赵先生认为这是添加剂企业可以考虑发展的一个产品。美国要求汽柴油出厂时须加入燃油清净剂,欧洲无此要求,但德国出厂时80%的汽柴油也会加。国外燃油清净剂主要是聚异丁烯胺,也有用聚酰胺类,国内有的甚至用T161、T152等替代,据了解,巴斯夫(BASF)公司的聚异丁烯胺最好,国内在聚异丁烯胺方面的技术也有突破,此产品的一个难点在于生产中需要80kg/cm2的压力。当前,一般汽车都配有电喷装置,即通过自动测量尾气排放组成,自动控制喷油量,以此达到最佳空燃比来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喷嘴在整个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为解决喷嘴结焦问题,国内开始研发燃油添加剂,该类添加剂主要由清净分散剂、抗磨剂、防锈剂和溶剂等组成,加入到燃油中可起到分散结焦物质和积碳的作用,加入方式可在炼油厂直接与燃油调合在一起或在加油站销售加入油箱。赵先生认为,加入燃油添加剂并非象某些宣传说的“具有大幅节油功效”,而应该是相比于不加燃油添加剂,加了此种剂到燃油后,可以使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减少或避免喷嘴堵塞现象,从而达到降低油耗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排放的达标并可能降低汽车维修频率。

国产添加剂经过半多个世纪的发展,在老一辈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单剂方面,不管在品种上还是质量上都已经接近、达到甚至超越了国外的水平,常用的一些单剂正日益受到国外一些添加剂公司的关注和青睐,未来完全有可能实现全面超越。

上一条:车轮松动有异响要注意 如何辨听车辆症状 下一条:扩大开放,加速中国汽车业转型